“监管洗牌”一触即发:来自第三方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国P2P网贷行业的累计成交量已超过6835亿元; 2015年上半年,P2P网贷行业投资人数达218万人,较2014年全年的投资人数增加了87.93%。 目前,P2P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但是监管措施的缺位、平台风控体系的薄弱,也让这个处于迅猛上升期的行业出现很多乱象,影响了行业的发展。因此,想要应对即将到来的“监管”洗牌,一套严谨的风控系统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时下,媒体关于“监管即将出台”的报道越发频繁,可见监管的脚步真的近了,而留给P2P平台充实自身实力的时间已然不多。P2P的舞台有限,想挤上去的平台又太多,能否在同行业竞争和监管洗牌的双重夹击下屹立不倒,看看自己的风控便知道。 |
风险保障金渐成主流:对于事后的风险控制,前期大部分P2P平台选择引入担保或小贷公司对借款项目进行全额本息担保来化解和分散风险。自行业掀起“去担保化”浪潮后,设立风险保障金便成为多数平台的共同选择。 风险保障金制度由英国P2P平台RateSetter首创并引入网贷行业,目前已经被国外P2P同行广泛应用。 对国内网贷行业而言,相较于第三方担保,风险保障金对投资人权益的保障更为直接有效,也更能获得投资人信赖,于是越来越多的优质平台选择采用风险保障金制度,如人人贷、红岭创投、搜易贷、邦帮堂等,均采用风险保障金模式保护投资人本息安全。 在邦帮堂董事长寇权看来,完善平台风控,是P2P企业应对监管冲击的有力后盾。“客观来说,风控的完善程度,很大层面上也映射着一个平台的实力,只有实力强劲的平台,才有足够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去打造真正流畅、有效的风控体系。”寇权说。 |